欢迎访问陕西基督教网!
基督教中国化 您的位置: 主页 > 活动专题 > 基督教中国化 > 详情 
一位牧师对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解
2022-11-09  作者:浙江 潘兴旺 内容来源:本站编辑发布 返回列表
  中国基督教有许多本色化、处境化的成功经验,从历史节点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发起与成立之前就有很多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学习,之后更是基督教中国化新的历史选择新的实践开始,至今,必须继续努力完成基督教中国化的伟大事业,要学习好基督教在中国发展历史事件、实践教训和当代责任;要解决好中国基督教界的思想观念、神学教育和牧养管理三大层面问题;要回答好爱国爱教的必然性,三自成果的传承性,神学教育的前瞻性,教会牧养的实效性,管理体制的法治性;要践行好中国基督教发展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在思想上解决基督教中国化是什么不是什么?清楚为什么?知道怎么办?神学院校和教牧人员是主力军,神学教育和神学思想建设是如唇齿相依、不能分开的,神学教育者有其不同的神学观点,允许异同的神学思想存在或取向,但是需要用整本圣经检视所持有的神学思想观点,不断修整完善自己的神学,使行事为人对得起那召我们进他国和得他荣耀的神(参帖前2:12),也需要用教会性、时代性和现实性对应其思想观点。中国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的核心是人的问题,神学思想建设的关键是人的问题,办好中国教会的根本也是人的问题,牧养管理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在中国要奉献一生做好传道人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即全面正确掌握圣经真理能力、无误判断国内外形势能力、提高训练组织思维逻辑能力、清晰有序确切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在此作为一位牧师就对基督教中国化之认识理解与大家分享四、三、二、一:
  一、认识基督教中国化的“四个性”
  即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性、主体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神学性是指道成肉身的神学根源,《使徒行转》第15章耶路撒冷会议和保罗神学的处境思路等;主体性是基督教界自身,广大教牧人员和信徒;历史性是有基督教传人以来,特别是60年前三自爱国发起与成立之后的历史实践证明,一脉相承;时代性是今天我们这代人所面临的教会使命和社会责任。中国化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有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质,成为社会文明建设的积极力量和祖国人民的祝福,不是有人歪曲的所谓“政治任务”,而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神学动力,是教牧人员的主体性责任。1998年提出神建,2012年提出成果转化为讲台,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基督教中国化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要做裁判员而要做运动员,不要做旁观者而要做讲解员。坚定思想保持定力,健康心态讲好故事,什么样的观点立场,什么样的心态存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和评价,只有好心态才会讲述好故事,只有公正客观的立场才会有正确的理解。
  二、知道基督教中国化的“三路径”
  基督教发源于亚洲,发展在欧洲,与西方文化紧密结合,当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时,东西文化碰撞的问题,在中国文化背景长大的人与带着西方文化色彩的基督教,从而,基督教传入中国之日起,这命题就存在,唐朝景教千年来就有历史教训,经验反思。直到今天,教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使命、内容、担当、责任,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中国梦”指引下,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纯正信仰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寻求基督教前进路向,沿着正确路线谋划发展道路。基督教中国化是旧话题新内容,老命题新担当新责任,开展基督教中国化建设基本遵循是在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文化上融合为三大路径,以联系中国实际(政治身份、社会制度)、中国社会(爱国同胞、服务社会责任)、中国文化(认识自己,学习、认同,充实、更新、跨越、融合)为三种关系;从圣经、理性、传统、经验等进行神学系统阐述,以圣经神学为基础,保持宗派后期的联合礼拜,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不同解释经文会有不同结论,神学思想是多元的,观点想法也有差异的,但学会彼此尊重,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保持宗教关系积极健康和谐,虽是多元思想,但在基本信仰和中国化的要求下,越来越建设一个包容理性、文明和谐的基督教。
  三、明白基督教中国化的“二实际”
  开展基督教中国化工作要符合中国实际和中国教会的实际,这两个实际也是两个要求、两个底线。把握国际国内大局,坚持中国社会实际,这是很重要的,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个发展理念,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G20杭州峰会圆满成功,落实了“西湖风光、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同”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留下来中国印记,全国上下致力于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基督教中国化是60多年前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发起和成立的,教会前辈们和有识之士一直在“中国化”的努力,源远流长;是与当代中国元素相适应的处境化神学的再思考再实践再提升,是具有神学根源的自我主体责任意识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用中国语言讲说耶稣福音,更符合中国人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是要建立与中国实际相符的教会牧养管理模式,我们要有教会发展自信。基督教中国化不是我化了你、你化了我,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谁也化不了谁,也不是要把基督教化整为零、化为乌有,化成不像基督教,这责任是要靠我们全体教牧人员,取决于信徒信仰的纯洁度,更不是要把中国社会进行基督教化福音化国度化。
  中国教会实际是办教历史短、经验少、牧人少、羊群多、神学弱、基础差,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推进治好养好传好教会事工,神学思想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有人鼓吹信教人多,社会就进步,只要广传福音,就是爱国的简单化想法。其实国家社会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基督教是具有宗教性质的社会组织,只是解决人与神的信仰和人与人的关系等问题,推崇平等、公正、自由等价值观,不是具体的政治纲领、经济发展蓝图,更不是执政领导地位,那些热衷于空讲基督教救国论点,就有将西方政治理念放入基督教之中推广之嫌,这样只会增加对基督教的设防。两会、教会、牧人要清楚定位,认清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学会善于运用政治法律手段思维判断是非和处理各种关系,用纯洁信仰衡量基督徒生活正误,不做亲痛仇快之事。中国基督教在这两大实际现实中生存发展,要努力树立好社会形象,建造一个使信徒爱心、百姓舒心、社会安心和政府放心的基督教。基督教中国化是一条漫长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几十代人的努力,政界有关心担当,学界有支持贡献,教界有义务责任,作为当代的我们有要信心,明白我国发展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建设中国教会为己任,保持政治思想定力,不要模仿他人的牧养管理方式,不要急躁心情、练就沉稳心态,不要脱离社会现实和教会实践。避免要想把中国实际化掉和防范纯洁信仰被化了的两极思想。
  四、坚持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不变”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老子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基督教中国化目的是中国人自己办好中国教会,治好、养好、传好,真正成为人的福音,社会的益处,国家民族的祝福。目的是中国教会成为上帝和人都喜爱的教会。基督信仰不变,更加纯真;关系更加和谐,荣神益人;但以理先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环境变、生活变、工作变、名字变,信仰不变,“四变一不变,不变应万变”,只要认定清楚是上帝的旨意,就信靠顺服,别无他途。在现代化进程中,保证信仰纯净度显得十二分重要,规避西方国家世俗化影响教会发展的作用。坚决制止教会出现迷信化、极端化、世俗化和消费化。基督教中国化如果剥离基本信仰、核心教义那一定会失败。其实,基督教中国化不能停留在学术研讨的理论层面,广大基层教会信徒与中国文化习俗最近最相关,他们面对问题最实际,我们如何去引导信徒处理好民俗节日,帮助解决宗教之间的关系,两会、教会负责人真正起桥梁作用,向政府社会负责,也向信徒和信仰负责,与政府、社会、教会等关系处理得恰当。
  各位领导、各界朋友们!各位同工同道!感谢你们的支持关心和帮助,基督教中国化的使命和责任是落实在基督教界自身努力上,一代过去一代又来,时代的进步向我们招手,社会的发展向我们挑战,教会的需要向我们召唤,但愿陕西省所有教牧人员,同心合意,彼此相爱,沿着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努力奋斗。祝愿你们在教会中成为一个正确解经的内行人、爱国爱教的带头人、思想政治的明白人、教会发展的掌舵人、神学思想的健康人、生命成长的引路人、忠心事主的好牧人、忍受苦难的祝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