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基督教网!
教牧事工 您的位置: 主页 > 文章集萃 > 教牧事工 > 详情 
在法治轨道上谱写陕西教会新篇章
2025-08-02  作者:陕西 王俊 内容来源:本站编辑发布 返回列表

      《宗教事务条例》自2005年3月1日正式施行至今已20年。自实施以来,我国宗教领域法治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各宗教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基督教作为中国五大宗教的一员,坚持依法依规办教既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也是教会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省教会应当自觉将法治精神融入信仰实践,在服务社会中彰显基督信仰的价值,在促进和谐中实现自身成长。

      中国有着悠久的政教关系传统,历代政权都注重对宗教事务的规范管理。从唐代的“僧官制度”到明清时期的“度牒制度”,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已成为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的有机结合。当代中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同时要求所有宗教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活动。这种模式既避免了西方某些国家因宗教过度政治化导致的社会分裂,又防范了极端宗教思想的滋生蔓延,为各宗教和睦共处创造了良好环境。

      圣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多处经文教导信徒: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罗13:1); “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彼前2:13);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信徒守法不仅是公民责任,也是信仰要求。依法办教不是对信仰的削弱,而是对信仰更高层次的实践,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团体管理方面,教会团体要坚持“政治可靠,作风民主,工作高效”标准要求,将《宗教团体管理办法》落实好,发挥出桥梁纽带积极作用; 场所管理方面,教会活动场所要依法登记,接受政府部门的依法管理和监督,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落实到位; 人员管理方面,教职人员要依法认定备案,按“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要求,严格按《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开展工作;活动管理方面,大型教会活动需依法申报,涉外教会活动遵守相关外事规定,抵御渗透;财务管理方面,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是依法办教的核心要义。我省教会要扎根中华文化沃土,用中国人易懂的语言阐释信仰,培养既虔诚信主又爱国守法的信徒。陕西圣经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员的国家意识; 教堂在讲道中结合传统文化典故,增进信徒的文化认同; 教会在圣乐方面要创作和演绎具有民族特色的赞美诗,丰富敬拜赞美的表达。

      面向未来,我省教会要以更高站位认识依法办教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新规出台,宗教领域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教会应当主动学习相关法规,将守法意识融入日常牧养; 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教风建设,提升宗教修为,全面从严治教;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历史告诉我们,基督教只有与所处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获得持久生命力,实现持续发展。我省教会理当坚持依法依规办教,在法治保障下,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为促进宗教和谐、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圣经中关于法治思想的教导,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选自《陕西基督教》202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