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基督教网!
研经解经 您的位置: 主页 > 文章集萃 > 研经解经 > 详情 
解经原则探讨(三)
2009-09-04  作者:陈鼎亮 内容来源:本站编辑 返回列表

第三讲  背景释经

  一、背景释经的定义与重要性

  背景释经也称为“历史—文化解经”。它将背景资料应用于一段经文,以增进意义的了解。基督教是历史的宗教,所以诠释者必须明白,在揭示一段经文的意义时,了解其历史与文化,乃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圣经也是一本历史书,记录着过去发生的事情,如果不能掌握历史文化背景就不可能适当地把当日在一个处境中的信息转移到今日的处境里。在背景方面,作者是向当时的状况说话,或是对历史加以描述,在这两种情况下,作者和原初读者之间都有共同的文化背景。若要揭开经文背后,以及经文之内的深层意义,就有必要研究其背景,多认识圣经的历史文化。
  宗教改革者如马丁?路德、墨兰顿、加尔文、慈温理等人,皆强调需要归回圣经,以及看重历史、文法解经,所谓“历史”,是指圣经书卷写成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著书时的情况。
  当我们把对经文背景的理解运用到讲道时,将听众带入经文背后当初的景况中,帮助会众亲身体验经文的世界,看出它怎样对当时的人说话。同时,我们也帮助了听众发掘自己生命中和经文平行的情景,并将经文背后的原则,用到现在的处境中。
  如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的经文中,包含了重要的背景。
  首先犹太人很注重血统,血统决定了他们与上帝之间的特殊关系。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亡后,百姓被迁徙外地,剩下的人与异族掺杂,后裔就是撒玛利亚人,作为血统不纯的撒玛利亚人怎么能称为上帝的子民?犹太人蔑视撒玛利亚人,视他们为杂种。由此他们与犹太人互相仇视。
  其次撒玛利亚妇人是一个自称信仰上帝的人,但她的生活一团糟,她与五个男人有着不正当的关系,但她内心从来没有平安,也没有满足,而是充满了痛苦。每一次出来打水与人接触对她来说是一件烦人的事。明白了这些背景,我们就能理解耶稣去寻找撒玛利亚妇人,与她谈活水、敬拜的整个过程。

  二、寻找背景的方法

  1、从上下文找经文的背景
  《马可福音》第6章45-52节记载耶稣履海的故事,其中用了 “催”这个字,“催”这个字的强烈程度要超过“随即”,像火烧了房子一样。耶稣赶着门徒离开,快上船是为什么呢?到底前面发生了什么事,而使主耶稣这么紧张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发生这件事的背景。在上文中提到:五饼二鱼吃饱五千人,那一天,门徒可开心了,因为那一天与往日大不相同,当日聚会到了下午了,门徒想时间差不多了,赶快叫这些人回家吧,一会儿天黑了,哪有饭给这么多人吃?但主耶稣却不让走。叫门徒兴奋的是,以往耶稣行神迹,门徒都是观众。但到了“五饼二鱼”的神迹,门徒却是直接的参与者,因为神迹是在门徒手中发生的。主掰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再分给大家。门徒拿着饼,越分越多,越分越多! 群众一排排坐着,一边吃一边看门徒分饼,饼在门徒手中越分越多。请问:这些人怎么看门徒呢?肯定会啧啧称赞。主催着门徒快走,门徒却迟迟不走。门徒说:“这怎么好走呢?主啊,你没有看到有这么多人的需要!广大的禾场,众多的灵魂,现在给他们传福音,他们一定会信的。这么好的机会,岂能放弃呢?” 门徒有很多理由跟主讲的。主清楚地看到门徒有这一极大的潜在危机。门徒所关心的只是工作,不在乎神的旨意,所以主着急,神所注重的不是工作,而是做工的人,盼望门徒属灵生命长大。让他们在海上 经历“摇橹甚苦”,主要门徒能够合他的心意。 只有这样,有一天才能够长出属灵生命的身量。这样我们就知道主催门徒的原因了。
  2、从经文本身找背景
  《创世纪》28章讲到雅各在伯特利梦见天梯的经历。圣经提到“雅各出了别是巴,向哈兰走去。到了一个地方,因为太阳落了,就在那里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块石头枕在头下,在那里躺卧睡了。”寥寥数语,勾画出雅各此行的艰难。如果我们知道从别是巴到哈兰有几千公里的路程,且孤身一人要穿越旷野、沙漠。在荒漠中,在落日下,以石为枕,他内心一定很痛苦、很孤独、无助。真有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有了这种背景,才能明白雅各在伯特利与神相遇的经历对他多么重要,这是他人生希望的转折点,他深觉得自己需要神帮助与引导。
  《路加福音》2章1-14节记载了耶稣降生的事。如果我们能从背景上多一些研究,就会惊奇地发现,隐藏了重要的真理。约瑟是个木匠工人,马利亚则因即将临盆而疲惫不堪,但来自罗马政府的敕令要求众人返回规定地点进行登记。要回到本乡,当时的他们要走上好几天路程,临盆在即的马利亚无法拒绝这样劳碌奔波,约瑟当然也要陪伴马利亚一同前往,他也被迫搁下工作,意味着就不会有收入进来,在长途跋涉中,他还要顶着别人的论断的压力,也没有朋友和亲人愿意来帮他们,最后还找不到歇息的地方,马利亚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他们面临的困境,真有点让人绝望。这一切都是他们生命中真实面对的困境,尽管他们受神所托、带
  着应许前来伯利恒。神的应许总是蕴藏在环境中,静候拯救的时机到来,在困境中,神应许要彰显大能。我们确实看见主在困境中改变他们。
  3、从历史中找背景
  《启示录》3章1-6节记载给撒狄教会的信,特别提到“你们要警醒”。关于撒狄城的背景可帮助我们了解“警醒”的意义。撒狄为“死城”,此城距离士每拿与别迦摩有数里之遥,位于内地,士每拿与别迦摩都是在海岸上。撒狄从前是一个有势力的城市,是吕底亚国的首都。这一座古城建在山顶上,城的大部分都是悬崖峭壁,天然的屏障给了撒狄城的人民一种安全感。当他们在战时戒备守城的时候,认为没有什么会威胁他们的安全。但是在峭壁岩石的下面有一狭窄的通道,敌人可能从这个狭窄的通道一个人一个人的爬进来;偏偏他们在这个地方没有布下防哨,结果敌人就从这个地方侵入,打开了城门,于是撒狄城陷入敌军手中。而且多年以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敌人进入撒狄城正如从前一样。虽然这二次的劫难中间相隔相当的年日,可是每一次撒狄城的陷落都是由于同样的原因。这就是撒狄之所以被称为一个死城的原因。撒狄城的历史就反映出撒狄教会的历史与情形。主对这个教会说,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撒狄教会的最大缺点就是致命的漠不关心、懒惰、满不在乎,我们可以由以下几点看出。第一就是“你们要警醒”的劝告,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撒狄这个城市所以遭到毁灭,两次都是因为缺乏警醒。所以在这里撒狄教会的比喻就是从撒狄城的历史而得来的。“要警醒。”撒狄城二次遭受到劫运就是因为未能够警醒;假如撒狄教会不警醒也必要遭受同样的困难。
  亚伯拉罕蒙神呼召离开迦勒底的吾珥往迦南,《创世记》只用了简短的几句话来描述,读者可能很容易就忽略过去,如果我们明白吾珥与迦南在当时的经济地位,相信感受就会完全不同了。吾珥是一个繁华的城市,贸易通达,住在此地的居民无论生活、物质、起居的条件都非常丰富,反倒是迦南,在当时乃是游牧地区,居民住在帐幕之中,为了生活需要,到处寻找青草和水源,经年累月四处飘荡,甚至被视为未开发的野蛮人。
  了解这两种经济背景因素后,便更佩服亚伯拉罕对神的顺服及信心。

  三、运用背景分清是风俗还是原则

  或有人说:圣经是神的话语,“安定在天直到永远”,任何时代,任何地点都有价值,都可应用。这话说得很好,但不完全。当知道这个信念并不是要排除对于历史背景的研究。经上有一句启发性很强的话说:“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提前1:8)全本圣经岂不发出同样的要求吗?我们的愿望就是要将圣经解得更为正确,更为合宜。 解经的时候要了解经文的背景,也就是对经文在当时写作的意思,当时的背景要有所了解,意思是说圣经作者所讲的话,我们不应该还未经过适切的解释就随意的应用到今天的人身上。
  如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1章所说的:“女人祷告或讲道要蒙头。” 很显然的,“女人蒙头”不能够直接应用在今天信徒的身上的。因为圣经的第一读者的环境、背景,跟我们今天有所不同。就以使徒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来说。如果没有透过当时的人就直接应用到现代的人身上,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如果今天的教会实行“亲嘴问安”的话,那么一定把许多姐妹给吓跑了。因为这种礼节,事实上是当时中东地区的礼仪。再说,“亲嘴”也只是彼此“以脸互相擦抹”而已。所以,在解经的时候,我们必须先问,经文对第一读者———当时哥林多教会的人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意义对我们今天的人应当如何去使用它?这是很重要的。所以要判断圣经文化中的风俗在现代文化中是否具有不同的意义。。

(未完,待续)

原载于《陕西基督教》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