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基督教网!
教牧事工 您的位置: 主页 > 文章集萃 > 教牧事工 > 详情 
教牧人员的心理自牧
2020-08-05  作者:广东 张远来 内容来源:本站编辑发布 返回列表

      根据圣经的要求,健康的牧者应该是一个身心灵健康的人。教牧人员每天有高负荷的工作,还要倾听许多信徒的负面的信息,却又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和寻求支持的管道。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传道人身心灵的耗特别是在传道人与信徒的比例低的地方他们的侍奉负荷更高,面对的环境也更复杂。而且,很少有传道人心灵治疗的驿站,即使是那些少得可怜的辅导课程,也都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去辅导别人,却鲜有教导传道人如何自我疗伤。在教牧人员无法找到“他牧”的时候,如何面对自身困境而自牧本文就尝试从一个传道人的角度,谈谈教牧人员的心理自牧。很多教牧心理辅导技巧大多针对的是“他牧”——辅导别人但其原则或者方法,同样可以我自我牧养

 

、重整自己的信仰与价值观

信仰观念是影响心理因素的第一因素。则心理牧养的事例一个在基督化家庭长大的基督徒戴维,他热心侍奉,严格遵行圣经教导,热心传福音。戴维在人面前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和虔诚的基督徒,家人对其寄予厚望,教会弟兄姐妹也瞻仰其为属灵的典范。但他却每天活在没有平安的紧张状态,并患有严重的头疼和有挥之不去的罪疚感。后来经过辅导,他明白自己的上帝观和价值观都有问题。他所相信的上帝是一位圣洁而不近人情的上帝,他的价值观就是为人的榜样而活。经过辅导,戴维重整了自己的信仰,心理得以调整,他相信上帝是一位“乐意饶恕人,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慈爱与怜悯的上帝”(尼9:17;诗86:5)他得到了自由,头痛也自然好了

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状况。教牧人员需要有“积极的信心”,才能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普林斯顿神学院一位教授研究过去几世纪伟大的传道人,尝试在他们不同的个性和天赋,以及信心之外找到共同点,结果发现,积极的心态和喜乐是他们共有的态度。其实这种态度正是圣经的教导,圣经从不讲消极的话。耶稣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保罗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圣经给我们的都是积极肯定的教训。《诗篇》23篇说到:“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糟害,因为你与我同在……”当大卫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完全可以通篇牢骚,因为他幼年就被撇弃在旷野牧羊;稍稍长大,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非但没有得到应得的报偿,反而数十年之久,形如丧家之犬,被国王扫罗追杀……他没有数落自己的不幸,一句话:“行过死荫的幽谷”,就概括了这一切。而且,他根本就不是要看着一切,而是那“死荫幽谷”背后上帝说不尽的恩惠——的同在、的赐福、的保护!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与价值观,理清信仰与观念的差别,用圣经的话归正我们的思想行为。不妨把圣经中上帝应许的话记下来,放在床头案几,常常宣读,用以自我勉励,培养积极的信心和性格,保持良好的心境。我们不能控制环境,但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境。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耗尽自己常是牧者容易犯下的错误,而且有种强迫,以属灵的名义耗尽自己。其实,教牧人员首要学习的是按上帝的心意,做“那不可少的一件事”!毕德生(Eugene Peterson)建议,传道人应当把作为传道人核心的事务先行列在行事历上,即:祷告、阅读、休闲、静默和独处。这一原则正是使徒起初就定下的原则:分清职责范围,拟定优先次序(参徒6:4-5)。更提出一个极为颠覆性的观念:牧者当追求做一个“不忙”的牧者。传道人需要学会如何满足信徒的牧养需要,也要学会如何拒绝信徒不必要的要求。法里斯甚至把为信徒的要求立界限”列为新传道人的“十大诫命”之一圣经说:“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46:10!一个优秀的教牧人员要懂得分工合作,而不是独揽大权,用一大推没用的头衔把自己搞垮。教会有一大群乐意侍奉的信徒,经过培养他们就可以成为传道人得力的助手,参与牧养。

教牧人员也要懂得学会享受闲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需要有扎实的灵修生活、平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定时的休闲、保持健康而乐观的情绪。身心灵是一个互相影响的系统,身体影响情绪,情绪影响灵性。健康的情和灵性往往是从身体的康健开始的。上帝甚至亲自教导人如何通过身体的调节来改变情绪。当以利亚面对重重压力,疲倦忧郁,行将崩溃之际,上帝就让他休息,给他吃,让他睡,让他重新得力。在福音书中,我们看到耶稣也常常在一天的劳累后,把握休息的机会。身体是灵魂的宫殿,身体出了问题,灵性就会受影响,精神就会受拖累。牧者也需要培养良好的业余爱好,懂得劳逸结合。甚至可以常常组织信徒以团契的形式,举行一些给身心灵放松的活动和游戏,在游戏中牧养,在轻松而幽默的生活氛围中培养信徒的感情,在闲暇中建立团契的归属感。

 教牧人员的心理自牧(图1)

、在灵修中重新得力

耶稣每天都会亲近上帝,寻求从上帝来的力量。约翰·加尔文说过:“我们作信徒的应该晓得,我们是在从事一场战争,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当装备自己,不要一心一意地专注物质和血气的事,因为攻击我们的都是邪灵撒但。”现代牧养恰恰容易忽略这一点,很多人习惯了只从心理学上的角度去寻找我们所有心理问题的病因及治疗办法。但传道人所经历的问题,不纯粹是心理学上的问题,还有属灵界的问题,解决的办法除了心理学上的办法,同样需要属灵的原则。

撒旦总是借着人的软弱去攻击人,因此,我们需要在与神建立美好的关系,靠着上帝的力量,去战胜撒旦的攻击。亲近上帝,养成良好的灵修习惯,是我们得胜撒旦攻击秘诀。滕近辉牧师分享过其侍奉的得胜的秘诀:在其1956年翻译《祈祷出来的能力》一书时,经历了圣灵充满,没有方言,没有神迹,却经历了神的同在与祈祷的甜美,成为其一生的祝福。今天,我们一提到圣灵,就害怕被贴上灵恩派的标签,岂不知,圣灵就是我们信仰的上帝,也是我们能以得胜撒旦的能力之源。我们不能用神秘主义的经验代替信仰同样,我们也不能用“教义的公式化”去计算信徒与上帝相交的生活。信仰寻求理解,信仰需要经历。信仰的历程也是信徒心灵得到医治的过程。

灵修祈祷还是心理倾诉与理清思路的过程。即使从纯粹心理学的角度看,灵修也有近似于催眠与倾诉的作用。所不同的是,教牧人员的灵修祈祷所倾诉的对象是他所信仰的上帝。上帝在我们灵修祈祷的过程中,不仅是我们信仰的对象,也是我们的辅导与医治者。祈祷不仅是信仰上的事件,也是一个心理医治的过程。每一次的灵修祈祷,都是一个净化思想和倾诉衷肠的过程。教牧人员的心理问题往往可以在恒切而扎实的祈祷与灵修中得到医治。诗篇大量语句的祈祷,就有着心理医治的大能与效果。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类的心理问题与信仰密不可分。而基督徒心理学家也普遍认为,基督徒心理的问题与其灵性状况息息相关。因此,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是回归灵性的医治。马龙尼(Malony)提出基督徒灵性成长与辅导的八大要素,不妨可以作为我们在灵修中自牧的借鉴:

第一、认识神;

第二、接受神的恩典及不变的爱。

第三、勇于悔改及承担责任;

第四、了解神的引导及方向;

第五、参与有组织制度的教会;

第六、过有规律的团契生活;

第七、建立正确的伦理观;

第八、在信心中保持开放的态度。

实践证明,健康的信仰生活是我们身心健康的保障。

 教牧人员的心理自牧(图2)

、以圣经的智慧处理好各种关系

陈玉驹牧师在其《活出和谐美好的心灵生活——心理健康初探》一文中定义了一般心理健康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1)情绪稳定﹐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又不伤害别人。2)在沟通上﹐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亦了解别人的意思。3)不过于倚赖他人﹐但又不会孤立自己。4)能建立友谊和深交﹐在关系上有归属感。5)能接受并施与爱﹐乐意并享受服侍他人。6)能鼓励别人﹐给人精神上的支持。7)对别人作建设性的建议﹐亦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陈牧师的定义不仅是对健康人际关系的描述,也是教牧人员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目标。教牧人员处在复杂的关系网中,如与神、与政府、与两会组织、与教会领导及同工、夫妻、家人、社会亲属及信众等等。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情绪与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看,身心的健康即关系的健康。滕近辉牧师提及传道人生活和事奉中的三种张力与压力及处理之道

第一、夫妻关系张力。传道人要早早注意夫妇之间的张力,保持高度警觉性。温柔交通,追求谅解与同心。每一师母应在教会中有事奉的岗位。

第二、同工关系张力。消除同工之间的张力,最主要的方法,是定时的交通:分享感受,共同拟定事奉计划,祈祷,清楚安排各人的责任范围,又培养互相鼓励、欣赏、合作的心态。

第三、侍奉工作压力。不求近功,安于主的托付,长线的目标,寻求事奉中真价值的所在,学习祈祷与信心的功课,这些是消解对工作不满意的途径。

滕近辉牧师还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谈及 “重新得力”的秘诀,其中关系问题就摆在首位

圣经给出了基督徒人际关系的一些原则:平等而坦诚沟通(箴15:22);谦卑虚己,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真诚与爱心(罗12:9);明确责任与分工合作(路12:42);学会包容与饶恕(箴17:9);以同理心待人(太7:12 ;路6:31)……

对任何关系出现的张力,都应该在自我反省的原则下寻求解决的办法。圣经说过,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12:18;来12:14)。圣经为基督徒拟定了一条明确的人与上帝、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及与自己的关系准则,规范了各人相关的责任与义务。上帝是一切关系的纽带,通过耶稣基督所成就的,不仅是人与上帝的和睦,同样也是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和谐。

、建立团队的侍奉

圣经论及教会的侍奉时说:“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1-22)。也就是说,教会的侍奉是团队的侍奉。上帝所欣赏的管家是懂得按时分粮,按恩赐分工的管家(参见太24:45;路12:42)。牧者所需用的是培养信徒的灵命,发现各人的恩赐,并按上帝所给其的恩赐赋权给他,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使徒给我们的榜样是牧者以祈祷传道为念,把那些行政性的事务交给执事们去做(参徒6:4-5)。

团队侍奉的意义不仅培养义工分担牧者的重担,牧者还可以在对信徒的培训中建立一些志同道合,心理健康的好朋友,可以互诉衷肠,互相分担难处。罗伦•桑福建议,传道人感到孤立无援时,当赶紧寻找一对健康的夫妇(无论是不是传道人),定期与他们见面,坦诚分享,并请对方代祷。阿奇伯也认为,传道人建立一个家人以外的支持系统至关重要,尤其是能彼此敞开胸怀的同侪朋友。牧者可以与他们一起分担牧养的担子,也可以分享心灵的软弱。就是耶稣,在他极其软弱的时候,希望最亲近的门徒可以陪伴与安慰(参太26章)。传道人需要同工,也需要同心的属灵朋友。

 

、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

保罗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4:12

上帝许可我们经历特殊的环境,一定会给我们面对的能力。很多内地传道人生活环境上直接面对两大客观生存困境:薪水低压力大关系复杂如履薄冰。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学会如何用钱。分清需要与想要之间的差别,戒除不良嗜好,不让无谓的开支增加自己的压力。犹太人就是最会赚钱和用钱的一个民族,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管家,因此要按照上帝的心意用钱和利用手头的资源,而不可浪费。犹太人的塔木德经教导犹太人的用钱之道,把他们的收入分为几个部分使用:首先抽出十分之一用作奉献;留出一部分用作生活的必须(避免任何形式的浪费);留下一定比例购置某些保值的储蓄;把剩下的用于再投资。犹太人的用钱智慧不妨可以作为传道人的参考。

关于第二个问题:传道人直接面对的生存处境。我们需要的是区分文化习俗与宗教敬拜、可以变通的社会习气与必须坚持的真理原则。对不涉及宗教敬拜范畴的习俗,基督徒不妨可以选择性地适应。但以理接受了巴比伦王为其取的含有巴比伦文化色彩的名字,但却不肯食王膳;但以理的朋友接受巴比伦国家的政治制度,但绝不肯敬拜尼布甲尼撒的偶像;亚伯拉罕在发妻撒拉去世之际,曾两度向当地人下跪,但对当地人的偶像崇拜,他绝不苟合!这就是在信仰与文化间的把握。

保罗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9:22-23)。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12:18)。只有适应不同的处境,才能在处境中见证福音。基督徒不能与环境同流合污,但总可以在某个切入点中寻得人性的共识而见证上帝那不同的福音。我们不能以分别为圣的名义,拒绝一切我们所不能接受的环境。保罗可以在雅典的神庙里做福音的见证,甚至选择一个雅典人敬拜的“未识之神为切入点,来入耶稣基督福音真理。这一切都表明了保罗对不同处境的适应能力。

结论:使徒保罗说:“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这正是牧者的情怀和教牧工作的写照。教牧人员是生活在信徒心理问题和生存困境之漩涡中的一群人,是一群容易受伤而不自觉受伤的人。他们容易以同理心对受辅导者的痛苦感同太深,以致自身产生反向“移情”或投射,而把别人的痛苦转嫁在自己的身上。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自身的心理问题。没有健康的教牧,就不会有健康的教会。在可见的一段时期,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条合适的“他牧”之道来解决教牧人员的心灵困境。而最直接最实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立足圣经教义,运用务实的心理学的辅导技巧,学会教牧人员的心理自牧。

 本文转载自《陕西基督教》2020年第2期